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C 2.A 3. D4.B 5.A
6. D7. B8. D9. C10.A
11. C12. A13.C 14. D15.B
16. C17. A18. D19. B20.B
21.D 22. D23. C24. A25.B
26.C 27. B28. A29. D3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BC 32. CDE33. ABDE34. ABCDE35.BCD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1)要有准备搜索相关文献,了解研究对象的背景。(2分)
(2)要制定实地研究方案。(1分)
(3)要作好个体或小组的定性访谈。(1分)
(4)要尊重对方、作好观察记录。(1分)
(5)要分析综合、撰写研究报告。(1分)
37.(1)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了选择权。(2分)
(2)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1分)
(3)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社会规范。(1分)
(4)“虚拟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好的与人沟通的互动环境。(2分)
38.(1)社会学参与社会就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这种研究我们称之为“社会批评”。(2分)
(2)社会批评的目的是通过矛盾的分析,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1分)
(3)社会学工作者常常对各种社会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就必然会涉及社会结构和现行政策存在的不足。(2分)
(4)社会学应该敢于拿起批评的武器,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1分)
39.(1)消费称为社会的核心。(2分)
(2)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张。(2分)
(3)消费主义盛行。(2分)
40.(1)社会问题所牵涉的事情超出个人的局部环境。(2分)
(2)社会问题涉及的是公众。(2分)
(3)社会问题具有公众的特点,常常包含着制度上、结构上的危机。(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1.文化自觉的意义:
(1)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1分)
(2)文化自觉是费孝通提出的,(1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和要义。(1分)
(3)当代中国处于转型时期,提高文化自觉性,增强文化意识,促进社会发展,已显得尤为迫切。(1分)
文化自觉的内容:
(1)文化自觉关注了中国现代化的反思;(2分)
(2)文化自觉关注了文化断裂下的主体再造;(2分)
(3)文化自觉提出了美美与共的价值诉求。(2分)
42.(1)默顿建立了失范理论来解答偏差行为的产生。(1分)
(2)默顿认为存在两种社会规范,一种是社会对个人所追求目标的规范,另一种是对个人追求目标所使用手段的规范。(1分)
(3)当社会成员经过社会化接受了社会规范的目标后,社会同时又为其提供了追求这些目标的手段,这时目标和手段之间是平衡的,(1分)问题在于社会成员接受了社会规范的目标,但却无法获得实现这些目标的合乎规范的手段,这时就产生了失范。(1分)
(4)社会失范会使人们处于失范紧张状态,为缓解这种紧张,默顿认为人们可能有五种适应方式,即遵从、革新、形式主义、退缩主义和反叛,(1分)其中除了遵从者是以社会允许的方法获得社会鼓励的目标以外,其他四种适应方式都可以被视为偏差行为,(1分)所谓革新者,即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1分)所谓形式主义,是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以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1分)所谓退缩主义,是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1分)所谓反叛,是指不仅拒绝了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1分)
43.(1)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包括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1分)就中国的现实情况来说,大致受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1分)宏观层面,受制于社会结构和国家的制度安排;(1分)中观层面,依赖于工作单位和家庭;(1分)微观层面,则取决于个人后天努力。(1分)
(2)社会流动的机制划分为四中主要类型:(1分)其一,制度安排本身导致的社会流动;(1分)其二,制度安排与先赋因素、自致因素混合导致的社会流动;(1分)其三,制度安排抑制先赋因素或自致因素而导致的社会流动;(1分)其四,制度安排中的某些漏洞或偏向,被一部分社会成员利用而导致的社会流动。(1分)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題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奋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
A.社会现象 B.社会问题 C.社会事实 D.社会行为
2、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是
A.理解社会学 B.历史社会学
C.解释社会学 D.科学社会学
3、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是
A.理想类型 B.社会交换 C.社会冲突 D. AG1L功能分析图式
4、创立现象学社会学的是
A.米歇尔•福柯 B.艾尔弗雷德•舒茨
C.安东尼•吉登斯 D.皮埃尔•布迪厄
5、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首次提出“社会学”之名的是
A.潭嗣同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
6、李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是
A.《大众哲学> B.《中国社会学》
C.《唯心主义的破产》D.《社会学大纲》
7、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D.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8、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被称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
A.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B.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C.诠释方法论 D.人文主义方法论
9、非介入性研究法又称为
A.实验法 B.个案法 C.文献法 D.统计法
10、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被称为
A.社会 B.人口 C.环境 D.社会结构
11、我国明确地采用社会建设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
A.十五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七届四中全会
12、文化交流开始于
A.文化传播 B.文化冲突 C.文化采借 D.文化融合
13、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
A.重新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14、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
A.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B.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C.群体角色与个人角色 D.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15、在一些农业地区逐步形成大家一起收获庄稼的合作习惯,属于
A.契约式合作 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C.自发性合作 D.指导性合作
16、霍尔提出,社会存在不同的个人空间有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7、以个人和社会网络的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来区分,社会网络的形态可以分为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C.强势形态和弱势形态 D.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18、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被称为
A.联合家庭 B.核心家庭 C.组合家庭 D.主干家庭
19、以群体成员的归属为标准,群体可以分为
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B.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C.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D.内群体和外群体
20、韦伯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合法统治归纳为
A.两种类型 B.三种类型 C.四种类型 D.五种类型
21、在组织管理理沦的权变理论中,较著名的是
A.X理论 B.超X理论 C. Y理论 D.超Y理论
22、现代学校教育的潜功能之一是
A.社会选拔 B.社会化
C.知识技术创新 D.减小就业压力
23、根据劳动的二重性,劳动可分为
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B.个体劳动和群体劳动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有薪劳动和无薪劳动
24、滕尼斯分析了两种对立的社会联系类型,即
A.社区和社会 B.社区和小区
C.社区和社团 D.社区和群体
25、琼•戈特曼创立了
A.田园城市理论 B.城市群理论
C.区域整体发展理论 D.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26、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被称为
A.种族 B.种姓 C.等级 D.阶级
27、毛泽东把农民阶级分为
A.三个阶层 B.四个阶层 C.五个阶层 D.六个阶层
28、学校不再被视为社会实现其我良性再生产的领域,而成为统治阶级用以生产与其特殊地位和利益相吻合的工具,这种教育的社会学分析视角是
A.冲突论视角 B.互动论视角 C.后现代视角 D.功能论视角
29、以帕森斯、列维、勒纳、摩尔、英格尔斯、麦克勒兰德、布莱克、艾森斯塔德等为主要代表的现代化理论属于
A.依附理论 B.信息社会论
C.世界体系理论 D.经典现代化理论
30、中国的局部现代化阶段开始于
A. 1840 年 B. 1890 年 C. 1912 年 D. 1949 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有
A.奥古斯特•孔德 B.卡尔•马克思 C.赫伯特•斯宾塞
D.埃米尔•涂尔干 E.马克斯•韦伯
32、社会学的社会管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A.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
B.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C.建立规范
D.提供模式
E.反馈信息
33、自然资源的特征有
A.有限性 B.无限性 C.发展性
D.系统性 E.不均匀性
34、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考察,城镇化可分为
A.同步城镇化 B.过度城镇化 C.滞后城镇化
D.低度城镇化 E.逆城镇化
35、社会变迁的特点有
A.系统性 B.必然性 C.前进性
D.非直线式 E.全面性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怎样做好实地研究。
37、简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正面影响。
38、简述社会学的社会批评功能。
39、简述消费社会的特征。
40、简述社会问题与个人困扰的区别。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1、试述文化自觉的意义和内容。
42、试述失范理论的基本观点。
43、试述影响中国社会流动的因素与机制。